摘要:本文从“减负”的历史说起,谈到三个关键问题,即:
一、“负”的根源在哪里?
二、应该减的是什么“负”?
三、如何做才能真正减负?
最近,“减负”又成了一个热词了。
之所以用“又”,是因为“减负”不是一个新词,它的历史比读我这篇文章的绝大多数人的年龄都大。谓予不信,请看下图:
这个63年从何说起呢?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1955年教育部就已经就学生的减负问题发过文件。到今天确实63年了,转眼,一甲子都过去了。
今天,“减负”这个词如此深入人心,几乎不会有人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要“归功于”这些年来一个又一个政策的出台。
近50年来,全国层面的减负口号和规定主要如下:
1964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报告》。
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
1988年,国家教委专门发布《减负的若干规定》。
2000年2月,教育部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切实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
2009年4月22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再一次要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将“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写入教育规划纲要中。
注:以上资料来源《光明日报》,2013年 8月28日第014版。
这还仅仅是全国层面的减负文件,如果算上各省各市各县的教育部门配合教育部出台的各种文件,那以“减负”为名发出的文件少说也有几百上千个不止吧。
这些文件所带来的效果如何呢?
“减负”这个词本身减了“负”:从一句话“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压缩成了一个短语——“减轻负担”,然后再压缩成一个词——“减负”。
除此之外,非但没有减负,反而是负担越来越重。每一次大张旗鼓的减负之后,必然是大规模的更为严重的反弹。这不需要做什么大规模的调查,每个曾经当过学生的或者还正在是学生的都深有体会。
今天还这么大张旗鼓、兴师动众地喊减负,还为此一个接一个地出台文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历次减负的失败。
看这个标题,我忍不住发笑。想出这个题目的编辑或记者是“减负”的受害者呢,还是受益者呢?怎么能想出这么一个让人产生无穷联想的题目呢?我怎么感觉是个“高级黑”呢。
“好消息!给学生减负,国家这次动真格了!”
“这次动真格了”,难道是暗示前面的历次都是虚张声势,都是虚晃一枪?
恐怕不是,但为什么年年喊减负,学生的负担却越来越重了呢?人民群众却越来越不满意了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如果不能抓住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这个减负就仿佛减肥一样,根子不清,方向不明,只会越减越肥。
一、“负”的根源在哪里?
这次减负教育部联合四部委下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把第一刀砍向了擅长“鸡汤加忽悠”的校外培训机构,很多人为此拍手称快。
但我的看法可能和大多数人不同,我不认为校培训导机构是学生负担加重的根源所在,他们最多只能算是个帮凶,从犯而已,绝对称不上是“主犯”。
把焦点对准校外培训机构,就好比医生面对一个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不好好处理胰腺的问题,增加胰岛素降糖,反而看到脚肿了就砍脚,发现眼坏了就挖眼。
教育负担不断加重的始作俑者是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难辞其咎。
1.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我们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喊了多少年的教育经费占GDP的4%在2012年终于达标,这几年坚持4%,但奈何欠账太多。
而且,就这有限的投入,在使用上也可能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看看有多少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办公条件要比学校好得多,这些钱是否占用的是教育经费,有必要问一问。
比如,很多地方将有限的投入进一步集中,集中力量“办大事”,造出若干个“标杆”,优质资源高度集中在某几个学校,结果自然是大家想办法往最好的学校拥挤。于是有了重点校,有了学区房,就有了“择校热”,上学投入加大了,自然期望就大了,就想有更多的回报。而这种回报需求自然会给孩子更多压力。
再比如,有限的资金投在面子工程上,有一些学校建的校舍很漂亮,桌椅也崭新,但就是没有一个像样的图书馆,就更不用谈有几本可供学生阅读的优秀图书了。
2.教师资源严重不足
相当一部分地方,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是“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这话是什么意思?是相对年轻的教师学历更高一些,于是要安排到高中去。那些只有小学学历的爷爷奶奶来教小学,但小学开始,从打基础开始就落后了,怎么可能在到了初高中再纠正过来?
很多部门人浮于事,唯独教师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要奢望什么小班教学,就是基本的40人左右的班级也常常是可望而不可即,七八十人甚至更多学生的大班超大班,老师就没有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一线教师资源原本就不足,某些教育部门的领导再把水平不够的七大姑八大姨塞进学校充数,甚至这些人走上领导岗位,瞎指挥,教育能好才怪。
鼓吹了多少年的教师工资要向公务员看齐。到底看没看齐,其实只要看看有多少人想从教师岗位考到公务员,再看看有多少人从想从公务员序列里出来当教师就知道了。
既然校内得不到,那只能花钱到校外补。但校内又占了时间,只能拉长时间,学生的负担不重才怪!
3.评价机制严重单一
虽然口头上讲着学校要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拿各种分数来衡量学校,什么一本率,重点率,优秀率,这率那率的一大堆,这个压力从教育主管部门传导给校长,校长就要传导给老师,老师再把这些传导给学生,学生学业负担必然加重。
每年看新闻,有多少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为这个状元,那个清北的站台,树碑立传,不但口头吹捧,而且大大地物质奖励。一方面台上说着不能“唯分数论”,一方面又底下又扎扎实实地“唯分数论”。
结果会怎样?相当一部分擅长“死揪”,擅长通过压榨学生时间、精力来提高分数的老师就出人头地了,古人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我们现在是“分数不问来路”。劣币驱逐良币,那些踏踏实实要通过潜移默化的功夫育人的老师反而被边缘化了。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各种各样的赛课说课,组织各种各样的论文评比。甚至动用行政力量,要求全员参与。
结果怎样呢?为了那一节“表演课”,要花很长时间准备,在不同的班级试讲,为了那一篇论文,要复制拷贝一大堆什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就是不能让老师踏踏实实静下心来读读书,上上课,想想怎么样基于学生实际育人的事儿。
4.各种“进校园”之风猛吹
现在有一股风气,只要是说要重视某件事,接下来就是要进校园,什么“传统文化进校园”、“足球进校园”、“书法进校园”、“京剧进校园”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东西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要不要重视呢?当然要重视!但是不是非要通过进校园来表达对它们的重视呢?或者退一步说,进校园也没什么不可以,但是不是非要全员参与才算重视呢?是不是全员参与了,还要通过考试达标才算重视了呢?
说实话,特别怕这样的。须知,不是每个小孩都要成为梅兰芳,也不是每个小孩都要当马拉多纳,小学一二年级就七八门课,初高中就更多,结果学生的学业负担自然会大幅增加。
5.变化莫测的招生考试政策
这些年来,各个地方的小学入学,再到从小升初,到中高考的各种政策都在不断变化,缺乏稳定性,连续性。渴望就读更好的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怎么办,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跟上这种变化,到处去“占坑”,但实际上往往又被临时的变动打得不知所措。
各种校外辅导机构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寄生于这种政策变化之上的。这些机构又常常是“消息灵通人士”,常常是各种政策变化的消息源,在这个消息源不断得到验证的情况下,自然会有更多人相信他们,自然他们的“忽悠加鸡汤”就更为有效。
问题的根子在哪里?说到根底,还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如果不是最初就为这些辅导机构开了口子,如果最初就严格卡住各个学校通过校外辅导机构“拔尖”的做法,也不至于到今天让相当一部分辅导机构坐大,尾大不掉。
当然,把板子都打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本身上,也会有人觉得特别委屈。
因为教育从来不是教育本身的事儿,是社会的事儿,是社会生活的延续,是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折射。
当这个社会缺乏最基本的平等与尊重,某些人因为金钱或者权势甚至只是因为会投胎而占有了大量的资源,肆意妄为,自然会让人内心不平衡。
老百姓要想改变命运,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好好制作那块敲门砖。但怕只怕,门敲开了,然后再从门里走出来之后才发现,原来所谓的“人上人”,到头来还只不过是个“中间人”,在一些人面前颐指气使当爷爷,又不得不在另一些人面前低声下气装孙子。
如果平等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有尊严地活着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恐怕任何所谓的“减负”都只能是喊喊口号而已。
因为寒门的“减负”最终结果只能是让自己更寒门,永远在最底层被压着。而好不容易爬到了中产的,那就更怕,“负”下来了,人也有可能就跟着下来了,自然也就更不敢减负。
二、应该减的是什么“负”?
教育部一喊减负,有人鼓掌,当然,很快也有不同意见就来了。各种自媒体开始发声了。
有的说“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有的说“减负,求求你别给我添乱了”,有的说“减负,当下教育环境下的最大骗局”,也有的干脆就说:“教育部,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
还有人把这个上升到民族危机生死存亡的高度上来,“有理有据”地说减负“宽松教育”毁掉了日本,美国学生学业负担也很重,为什么美国人不喊减负等等。
很多人根本没弄明白“减负”是怎么回事?把“减负”和减少学习时间,减轻学习强度混为一谈。
不劳无获,是最基本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负”必须要有。“负”就是“付”,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但,有一些“负”,不是前面这个意义上的“负”,而是高投入低产出,得不偿失的“负”,是真正的“负”,是多余的,必须要废弃掉。
我以为,有三种“负”应当放在“减”之列。
其一:机械训练之“负”
以往,“偏难险怪”的试题对于学生是一种负担,但现在大幅度降低考试难度,看似减轻了这种负担。但是物极必反,因为区分度明显变小,常常分差就在毫末之间,熟练度和细心度就成了比拼的重点。这时候,各种机械训练就又回潮了。每个学生,尤其是面对中高考的学生都差不多要变成做题机器。
这种过度的机械训练,对学习动力和求知欲的伤害不可弥补。严重地得不偿失,这样的“负”务必要减掉。
其二:拔苗助长之“负”
我们的文化传统很看重也很羡慕“神童”,总觉得越早达到某一种水平就越代表着成功。
这个传统影响到今天的教育,就表现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反正是每个阶段都要拔高一下才好,甚至是拔得越高越高。
常常是老师拔高,家长点赞,家长拔高,老师叫好。
看拔苗助长的这个寓言故事,大家都觉得那个主人公要多有蠢有多蠢。但回到教育这个领域,很多人又缺乏教育的基本常识:什么时段干什么事儿,什么时段学什么东西。过度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这种超前的教育,对绝大多数不是“神童”的学生而言,在他们的能力还达不到的情况下,硬塞给他们某些知识,硬要他们掌握某种能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负担,这样的“负”也务必要减掉。
其三:贪得无厌之“负”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叫作“人莫知其苗之硕”,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庄稼总是看着别人的好。在教育中,也总有一种类似的情况叫“别人家的孩子”。
有一些人总是拿自己家的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家的孩子的长处比较,于是,总觉得自己家的孩子还欠缺很多。
张三家的孩子要上奥数,于是自己家的孩子也要上奥数;李四家的孩子学美术,于是自己家的孩子也要去学美术;王五家的孩子要学钢琴,于是自己家的孩子也必须要去学钢琴。
一门心思要把自己家的孩子搞成十项全能,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有从古至今,有几个这样的全才呢?
让孩子每天奔走于各种课外班之间,小小年纪,就背负了无穷的压力。压弯了腰,累驼了背,这样的“负”也务必要减去。
三、如何做才能真正减负?
其实,有了前面关于“负”的根源的分析,有了该减哪方面的“负”的分析,根子清楚了,方向明确了,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做才能真正减负了。
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大幅增加投入,扩大优质资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米下锅是第一位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又是万万不行的。
如果不能切实地增加教育投入,重视教育的口号哪怕喊得山响,教育也不会有进步。
优质教育是要提供各种可能的选择,而选择越多,也意味着要付出的成本也越高。所有的顶层设计,都依赖于财政投入来实施。
选课也好,分层走班也好,这都是好思路,关键是有那么多的教室吗?有那么多的教师吗?有那么多的辅助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吗?
要通过财政投入,给学生提供各类运动场地。现在的情况是越是优质的学校,因为人数过多,人均运动场地越为有限。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课间午间无处活动,被闷在教室里,从身体到心灵都无法减负。
2.削减各种评价,回到育人为本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列出权利清单。要提供有效的服务,而减少不科学的管理。
教育部陈部长呼吁说:要把时间还给老师,学校要拒绝各种“表叔”“表哥”。
但这种呼吁有用吗?上面传达下来的任务,校长敢拒绝吗?老师敢拒绝吗?分分钟丢饭碗!
比如,这次减负,又要下各种通知,又要填各种表格,但这些真的很有必要吗?
其实,减不减负,该怎么减,主管教育的领导问问自己家正在上学的孩子就知道了。最多做个抽样调查,三六九等的不同学校抽样,就能掌握基本情况了,完全没有任何必要兴师动众全员调查。
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撑,那呼吁只能是停留在呼吁,什么用都没有,什么事儿都不管,什么也改变不了。
有一件事儿,我觉得倒是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做的,那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不是而不是“育分”。这个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无论怎么讲都不过分。
要把这个讲深讲透,让老师和家长愿意主动配合着来减负。
3.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
“尊师重教”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如果教师没有足以支撑其社会地位的收入,那就不可能将“重教”落在实处,“尊师”在很多人眼里也只不过是个说法而已。
那些课上不讲课下讲,课内不讲课外讲的老师固然有违师德,但也必须要看到这个问题的另外一面,是教师的收入在相当程度上不能使其体面地生活。所以一些人只能堤内损失堤外补。
当然要让这些有违师德的老师受到严厉惩处,但其实有比这种“堵”的更好的办法,那就是“疏”。
如果老师在工作中能获得较高的足以维持体面生活的收入,有哪些人还愿意在工作之余,累死累活地去挣那笔辛苦钱呢?
如果教师的收入足矣成为一个让人艳羡的职业,那么自然会有最优秀的人才涌进来。一定意义上来说,好老师不是培训出来的,而是一开始就招进来的。
优秀的老师,哪怕是应试,也一定有减轻学生负担的办法,而不是只会“死揪”。
有了这些好老师坐镇,那些有违师德的教师还会有生存的空间吗?有了这些好老师坐镇,还有多少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愿意花钱到课外班补课呢?
4.分类处理,千万别“一刀切”
因为大家对奥数反应强烈,于是就砍掉奥数,禁止奥数。这样的做法完全是懒政,是“一刀切”,是权利的任性。
要让上帝归上帝,凯撒归凯撒。永远不要以为公立教育可以包办一切。因材施教,每个家庭的每个孩子都可能有不同的教育需求。所以,要允许和鼓励民办教育,校外教育乃至于在家教育发挥作用。
“一刀切”的结果很可能是这些个性化的需求从地上转到地下,更进一步增加了家庭教育的支出成本,非但无助于减负,反而是“增负”。
要把自己的餐厅办好,要招来最好的厨子,提供最好的菜品,但也不要否认人家的餐厅,人家的厨子存在的意义。
刮风式的减负,运动式的减负,和减肥一样,短期猛吃减肥药,减得狠了,结果是反弹回来,更肥更重。
以上就是我这个一线教师对减负的一点想法和意见。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老百姓常说的两句俗话,一句话叫作“咸吃萝卜淡操心”,还有一句话叫“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不指望我的这些想法和意见能够上达天听。只是要告诫各位家长,不能“听其言而信其行”,而要“听其言观其行”。一听到“减负”,就喜大普奔,那就太图样图森破了。
最后我要说,“减负”这个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不能只期待外界环境的变化,我们家长自己更要行动起来。要认真思考,认真学习,知道哪些对做法对孩子成长有利,哪些做法对孩子成长不利。
减还是不减?怎么减?减多少?这事儿最终由您自己来决定和推动。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