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公元1154年,姜夔出生于江西鄱阳县的一个破落官宦之家。公元1174年至1183年,他四次回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
公元1185年,姜夔结识了诗人萧德藻,并娶其侄女为妻。公元1186年,他随萧德藻迁居湖州,并在那里结交了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名士。
公元1190年,姜夔卜居湖州弁山苕溪的白石洞天,被称为白石道人。
公元1196年,姜夔移居杭州,依附张鉴及其族兄张镃。公元1197年,姜夔向朝廷献上《大乐议》和《琴瑟考古图》,希望获得提拔,但未被重视。
公元1199年,姜夔再次向朝廷献上《圣宋铙歌鼓吹十二章》,被允许参加进士考试,但仍然落榜。
公元1202年,张鉴去世,姜夔生活困顿,开始四处奔波为生。
公元1208年,姜夔在杭州去世,被葬于西马塍。
第一首《过垂虹》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姜夔说自己创作了一些新曲,音韵十分优美动听,小红轻轻地唱着,他为她吹着洞箫伴奏。这里的“自作”是指姜夔自制的曲《暗香》、《疏影》等,“小红”是范成大送给姜夔的一个歌女。这句体现了姜夔的才华和情趣,也显示了他和小红之间的亲密和谐。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一曲唱完,小船已经摇过了吴江县城;回望经过的水路,轻烟绿波,还有那一座座美丽的石桥。这里的“松陵”是吴江县的别称,“烟波”是指烟雾苍茫的水面,“十四桥”是指沿途经过的众多石桥。这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光,也表达了姜夔对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留恋。
这首诗通过描写姜夔和小红在吴江县城游玩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恩爱和默契,也抒发了他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音韵和意象,使得诗歌既有音乐美,又有画面美,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第二首《平甫见招不欲往》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这两句是对仗,分别用听音乐和饮酒两种乐事来反衬诗人的老去和病重。管弦是指音乐,便是适宜。诗人说自己老了没有心情听音乐,病了也不能饮酒,说明他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和欢愉。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用秋前雨和虚堂两种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清静和自在。秋前雨是指夏末秋初的一场降温的雨,乞是请。诗人说人生在世难得遇到这样消暑的好雨,就请让他在空阔的厅堂里自由地睡觉,说明他已经厌倦了纷扰的世事,只想安享一份宁静和舒适。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老病的感慨,也是对生活的不满和对清静的渴望。诗人用简单而有力的语言,把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第三首《姑苏怀古》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夜暗归云绕柁(tuó)牙,江涵星影鹭眠沙。描写了夜晚的江边景色,云彩在黑暗中飘过船柁,江水映照着星光,沙滩上的白鹭安静地睡着。这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但也透露出一种孤寂和萧索的气氛。诗人用“归”字暗示了自己的归心,用“绕”字表达了自己的迂回曲折,用“涵”字显示了自己的深沉含蓄,用“眠”字显现了自己的沉默寂寞。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诗人站在江边,惆怅地望着远处的姑苏台,那里是春秋时期吴国王宫的所在地。他想起了当年吴王夫差与西施等美女在那里繁华盛世的场景,那些垂柳曾经为他们扫拂着飘落的花瓣。诗人用“怅望”表达了自己的悲哀和无奈,用“曾”字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荣枯无常,用“扫”字显示了当年的风光和今日的凋零。
这首诗以一种淡雅而哀怨的笔调,借用姑苏台这一历史名胜,抒发了对吴国昔日辉煌的怀念和感慨。诗人运用了细腻而生动的描写手法,将夜晚的江边景色与当年的王宫盛况相对比,形成了一种强烈而感人的反差效果。诗人没有直接抨击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黑暗,而是以一种含蓄而优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敬重和对民族命运的忧思。
第四首《钓雪亭》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阑干,亭子的栏杆。风冷雪漫漫,形容天气寒冷,风雪弥漫。惆怅,忧伤失意。把,拿。钓竿,钓鱼用的竿子。
诗人独自一人站在亭子的栏杆上,眼前是一片茫茫的风雪,没有一个钓鱼的人,心中充满了惆怅和寂寞。诗人用“阑干”和“钓竿”来暗示自己是一个喜欢钓鱼的人,但是在这样的天气里,却找不到一个同好,只能孤独地面对自然。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时有,偶尔有。官船,指官府的船只。桥畔,桥边。过,经过。白鸥,白色的水鸟。飞去落前滩,飞走后落在前面的沙滩上。
这句描写了诗人眼中唯一的动静,就是偶尔有官船从桥边经过,却也是寂静无声。就连平日争鸣翔集的白鹭,此时也静静地飞,平静地落下。诗人用“官船”和“白鸥”来暗示自己是一个不受朝廷重用的文人,只能在江边消磨时光,与世无争。
这首诗以钓鱼为题,写出了诗人对时局的不满和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友情的渴望。诗人运用了极简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一幅冷清而凄美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悲凉。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敏感和细致,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承继和发展。
第五首《次石湖书扇韵》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写水村景色,桥西的河水弯曲地流向村落,河岸上有一些小屋,河水和池塘相连,池塘里长满了浮萍,给水面增添了一抹绿色。这里的“阁”字是“搁”的通假字,意思是放置,指河岸上的小屋。这句用了“一曲”、“通”、“阁”等字,都有延伸、连接、贯穿的意思,表现了水村的开阔和连绵。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写诗人自己的居所和心境,他住在石湖边上,很少有外人来打扰,他在荷花深处开了一个小门,隐居于世。这里的“藕花”指的是莲花,寓意清高和超脱。“别开门”是一个比喻,意思是另辟蹊径,有自己的风格和见解。这句用了“不到”、“多处”、“别”等字,都有隔绝、区别、独特的意思,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水村为背景,写出了诗人对清幽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喜爱。诗中用了许多反复、对比、延伸等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富有韵味。诗人以自然为友,以荷花为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